第(2/3)页 退朝后,萧清欢回到后宫,还未坐稳,拓跋兰图便来报,说:“姐姐,太后命召见。” 她微微皱眉:“太后此时召见,怕是来者不善。” 太后宫殿内,檀香袅袅。太后端坐在主位上,神色严肃。见萧清欢进来,她冷冷说道:“清欢,你如今在朝堂上风光无限啊,连祖宗礼法都不放在眼里了?” 萧清欢恭敬行礼,道:“母后,儿臣垂帘听政,实乃形势所迫。儿臣一心只为江山社稷,绝无僭越之意。” “哼,少拿这些话来糊弄我!”太后拍案而起,“女子就该恪守本分,你这样干政,让天下人如何看待我楚家?” 萧清欢抬起头,目光坚定:“母后,儿臣并非贪图权力。如今皇上病重,太子年幼,朝堂内外暗流涌动。若儿臣不站出来,江山社稷恐将不稳。儿臣所做的一切,都是为了楚家的天下。” “你……”太后被堵得说不出话,“你别以为我不知道,你任用萧河为丞相,就是为了巩固自己的势力。” “母后误会了。萧河丞相乃朝中栋梁,能力出众,儿臣任用他,是为了更好地治理国家。”萧清欢耐心解释,“儿臣所做的每一个决定,都是经过深思熟虑,为了朝廷的稳定和发展。” 太后冷哼一声:“希望你真如自己所说,别让我失望。否则,就算你是皇后,我也不会坐视不理。” 另一边,退朝后的守旧派大臣们聚集在李大人府上。“今日在朝堂上,我们虽未让那萧清欢改变主意,但也不能就此罢休。”王大人说道,眼中满是不甘。 “没错,我们必须想个办法,让她无法再继续干政。”李大人阴沉着脸,“她一个女子,竟然骑在我们头上作威作福,真是岂有此理!” “可是,如今她深得皇上信任,又有萧河相助,我们能有什么办法?”有人担忧地问道。 李大人眼中闪过一丝狠厉:“我们可以在民间散布谣言,说皇后垂帘听政是祸国殃民之举,引起百姓不满。同时,联络其他宗室,向皇上施压,让他收回成命。” 第(2/3)页